当前位置: 小金属 > 详情
“塔尖”人才如何与城市共舞?
2023-08-08 17:29:37    百度新闻

近期,“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北大清华学子暑假实训营、“青岛工匠日”活动接踵举行,博士与城市“相亲”,“最强大脑”角逐,名校学子扬帆,“大城工匠”辈出。一时间,人才“活水”激荡起城市高质量发展热潮。

第十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启动。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也;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与之相呼应,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提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教育的车轮,驱动着高端人才渐成城市和企业“刚需”。

那么,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塔尖舞者”如何舞出产业之姿、舞出城市之美?

创新和未来

观察一座城市创新活力和高端人才创造力,高新技术企业是最直观的窗口。

作为上海市的一个区,杨浦区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7家,占上海的一半;拥有8000余家科技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3家,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8家,总量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美团、哔哩哔哩、字节跳动等众多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集聚杨浦,优刻得、声网、商米科技等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扎根杨浦,实现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华丽转身。

以下这组数据就能揭开谜底:杨浦区目前拥有“两院”院士66人,占全市的1/3,目前拥有海外高层次人才达1637人,拥有上海1/3的研究生、1/5的本科生。

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已经和杨浦的发展融合共生、同频共振。

长沙先进计算产业链认定高层次人才289人,汽车产业链认定128人,工程机械领域认定125人……长沙市高端人才广泛分布在各条重点产业链上,共同见证“工程机械之都”走向世界。

青岛也不例外。截至2022年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7050家,约占山东省1/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6680家,约占山东省1/4;上市高企43家。青岛,正瞄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8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300家的目标进发。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人才总量突破265万人,其中驻青院士占全省60%,国家级人才工程数量、在青博士、博士后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认为,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不可阻挡的复兴进程、不可避免的大国竞争,对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创新型人才能够引领未来。

高端人才正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新兴产业的开拓者、高难技能的操作者。

创新无止境,人才总短缺。在第十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中,众多名校、名所、名企、名院纷纷组团前来抢才,中国海洋大学需求300名博士充实教师科研博士后岗位,山东科技大学200多个博士后、高校教师岗位翘首以待,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招聘100名博士提升研发水平,青岛艾诺仪器有限公司亟需16名硕博人才增强技术创新力量……HR纷纷主动出击,站着抢才,转圈邀才,主动求才,显示出对高端人才的渴求和期待。

第十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交流洽谈。

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梦梦曾表示,生物医学领域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特别是对生物医学高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迫切需要对青岛市生物医药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结构等逐项进行专题研究,鼓励指导青岛市高等院校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专业并给予经费支持。

激活“塔尖效应”

如果产业按照链式思维发展,龙头企业就是“链长”;如果人才队伍是“金字塔”型结构,高端人才就是“塔尖”。

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我国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各大城市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链,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竞相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深圳早在2017年就开始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聚集区,重点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创新;上海于2020年5月正式施行《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目标直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提出要坚持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未来竞争优势,明确到2025年,将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2023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打破“卡脖子”、开辟“新赛道”,“塔尖”人才成为做强补齐全产业链“头部经济”、创新链“尖端科技”的关键一环。

当前,青岛市重点打造“六个城市”,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无论是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还是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还是每一条产业链,都迫切需要构建联络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全球引才网络体系,对接国际标准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此,青岛市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中,将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未来之星”、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计划列入高端引领体系框架中。

同时,青岛市紧扣24条产业链,聚焦“补链”“强链”“延链”,强化对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政策。比如:对头部企业按需定制人才政策,将政策的制定权、话语权交给企业,从源头上解决人才政策与项目落地、企业发展“脱节”问题。对促进产业配套完善、补齐产业链“断点”的项目领办人,实施“补链”奖励,按项目落地实缴注册资本最高给予400万元奖励。谁是头部企业、谁在“补链”、谁是企业急需人才,由产业链“链长”、“链上”企业说了算。

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获奖代表

只有瞄准产业链、找到人才链、做强关键链,链链相通,环环相扣,方能激活“塔尖效应”。

毋庸置疑,高能级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水平研发平台是引聚“高人”的重要载体。与深圳、杭州等民营龙头企业相比,青岛民营龙头企业存在体量不大、延链补链活力不足等问题,百强民营企业少数属于十大新兴产业链,尤其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发挥牵引集聚作用。民营企业突破性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舍得珍珠换玛瑙”

前不久举行的2023太湖人才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院长丁荣军团队获颁“太湖人才计划”顶尖人才团队奖,并获得无锡市给予的1亿元科研“经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紧接着,无锡再出大招,对新引进的集成电路顶尖人才团队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

北大清华学子暑假实训营来青参观交流。

人们喜欢用“舍得珍珠换玛瑙”来比喻人才的投入产出。说白了,就是“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业团队、培育一个新兴产业、打造一个创新集群”链式效应。

在青岛市1500万元的股权投资和1000万元“人才贷”政策资金支持下,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已发展成为国内用户数量第一、增速最快的用户侧储能设备公司,年产值超8亿元,成功获评青岛市氢能与储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创始人王建伟博士也被评为“青岛市产业领军人才”。

青岛市对于设立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的给予50万元资助,设立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给予20万元资助;对博士后站、基地考核优秀的另外给予30万元资助;对于博士后站、基地给予最高5万元科研资助。目前,青岛市博士后科研成果落地转化350项,累计创造产值超60亿元。

青岛以市政府名义“顶格”出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对引进和自主培养的国家级、省级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给予一次性20万元-200万元补贴和奖励等。目前,全市已有166.22万名技能人才、58.15万名高技能人才、19个国家级技能人才工作平台,年均涌现应用型职工创新成果5000余项,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3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高教力量强、拥有名校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大学的“高端人才聚宝盆”作用日益凸显。

合肥市1969年“砸锅卖铁”引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仅让合肥声名在外,更带来了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高新产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子创立的科大讯飞作为国内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总市值超过1600亿。2020年,合肥GDP首破万亿元大关。

虽然,山东省在高校教育“强筋健骨”方面略失先机,但已经迎头赶上。“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共投入资金200多亿元、提供土地1万多亩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城市和高校合作创新引进高端人才,顶尖人才的成功引进为学校学科建设和青岛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重要支撑。

比如,青岛市聚焦校地协同联动,不断织密城市引才网络,已与135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建成21家招才引智工作站和2家境外人才智力联络站,作为青岛城市引才“合伙人”,大力宣传青岛城市环境和人才政策,为青岛市推荐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力支持了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又如,青岛大学在引进主攻芯片材料方向的张子旸教授时,因张子旸教授是青岛市基于他所创办的企业引进的,将其人事关系落户在了青岛大学,使他可以边教学边搞科研,解决了高端领军人才“企业养不住、高校养不起”的问题。目前,张子旸的5G超快激光器芯片项目首家入驻上合半导体智慧科技城,园区初步形成了涵盖芯片晶圆衬底、外延片、芯片设计、封测晶圆设备的半导体产业链。

构建“闭环生态”

复旦大学博士创业团队研发消杀机器人及云端消毒管理系统、台湾芯片研发专家廖介伟“三维建模LIDAR和自动驾驶芯片”项目、山东省首个文创类泰山产业创业领军人才项目……作为青岛打造的离岸“沪上飞地”,“上合—上海创业港”建立高端装备制造、金融、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6个产业类别300余人的专家库,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授专家入驻。

北大清华学子暑假实训营来青参观交流。

相较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青岛在区位优势、产业链层、顶级要素等方面存在弱项,导致部分高端产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为此,青岛市突破地区人才招引“天花板”,在重点区域、城市、高校、院所布局“人才飞地”,嫁接高端智力要素。通过人才政策“同城认定”、产业政策“同等奖补”、企业政策“让利跟进”等措施,实现项目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投入在“飞地”、效益在本地。目前,已设立“人才飞地”4家,集聚高端人才45人、孵化项目90余个、导入落地企业34家。

为充分发挥柔性引才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青岛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柔性引进人才的若干措施》,明确柔性引进的顶尖人才、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连续3年按照其上年度在青纳税的劳动报酬的30%给予奖励,上不封顶。目前,青岛已累计柔性引进97名院士,为青岛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智力资源。

的确,要让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环环相扣、链链相接,政府和企业学会“穿针引线”,做好引育留用的“服务链”“政务链”,构建城市人才发展闭环生态,实现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如何穿针引线?就要因才施用,用高端人才攻克技术难点,用顶尖人才解决创新痛点,让各类人才收获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进而持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青岛市聚焦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所需,积极推行“菜单式”人才工作新模式,人才政策制定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单”,不断提升人才工作与产业培育、企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人才、产业资源优势向创新发展优势加快转化。

青岛市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和高端人才项目实行“一事一办”,不看头衔、不看称号,契合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政策,实现对产业发展的靶向支持。先后围绕建设中国“蓝色药库”、国家智能家电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先进制造业中心定制专属政策20余个,引进高端产业人才40余名,解决关键核心技术20余项。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首次实行高级职称申报举荐制,138名技术骨干直升高工。

青岛市坚持引领驱动,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每年遴选60名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领军人才进行重点培育,给予津贴和1000万元股权投资,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注重后备培养,每年遴选50名有望入选院士、国家、省级人才工程的“未来之星”。实施以赛引才,注重选拔新锐人才,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举办“新锐青岛·创新创业大赛”,每年遴选100个左右潜力大、后劲足、前景好的创业项目优先支持,巩固支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此外,青岛市人社部门始终聚焦高层次人才“税学医房”等关键小事,配备上千名服务专员队伍,实行一条热线联系、“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切实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1-5月份,全市为353位高层次人才办理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同比增长111.4%。在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等17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年均提供“一站式”高层次人才服务达6000余件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关键词:

上一篇:阿贾克斯两次报价日本国脚伊藤洋辉被拒 球员已经同意加盟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