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2、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资料图】
3、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6、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7、《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8、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9、苏东坡很聪明,他避开了李白的锋芒,不直接去碰庐山瀑布,不着力描写庐山的秀丽景色,而是借景说理,他意在说明: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10、另外,其实这首诗里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容易联想起古人对于地心说的执念,人们每天眼看着日月星辰在天上起起落落,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所有天体都围绕大地旋转,所以呢,人们就不识地球真面目,就是因为渺小的人们身在地球中。
11、苏东坡跟李白一样,是不世出的大天才。
12、尤其是这首诗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跟李白历史上首创用银河来比喻瀑布一样,苏东坡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同样说出一种前人从未提及的意境,这种意境包含深刻的哲理。
13、简而言之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后世的人们也就千百次地把这两句当作哲理金句,而反复使用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