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在《阁帖跋》中写道:“渡江后,右将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子献之,超轶特甚,故历代称善书者必以王氏父子为举首。”充分肯定了王氏父子在书法史上的独特地位,旗帜鲜明地提出“书法复古”就要向二王学习。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至大三年,在奔赴大都的路上,赵孟頫喜获独孤长老所赠《定武兰亭帖》,这一收获促使他先后题跋十三次,集中阐释以晋为法的“书法复古”主张。这十三跋代表着赵孟頫仕元以来,在南北文化磨合与沟通中,对元代书法观念的深度反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语出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第七跋。
这十三段跋语大多数是围绕定武本兰亭的鉴赏辨伪,以及临习《兰亭序》的心得体会。其中,第六跋、第七跋、第十跋均为由此生发出的书学理论,是研究赵孟頫书学思想的重要依据。我们要弄懂“用笔千古不易”的真实含义,不能断章取义,而要结合上下文去细细分析,现将三跋摘录于下:
《兰亭十三跋》第六跋: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
在这里,赵孟頫提出了一个学习书法的重要方法,即古人“用笔之意”可通过“玩味法帖”而“悉知”。如果能够参悟古人用笔之意,即掌握古人如何驾驭结字、笔画的书写意图,那么才是真正地领悟了书法创作的真谛。
赵孟頫“玩味”《定武兰亭序》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认为右军写《兰亭序》是用“退笔”(锋颖褪尽的秃笔),就着这支秃笔,充分发挥其性能,笔遂人愿,使转如意,所以作品写就后神采奕奕。在这段跋语里,他仿佛还原了右军创作兰亭的整个场景和过程。
《兰亭十三跋》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这段材料里,赵孟頫重点论述了“结字”与“用笔”的关系。“结字”固然很重要,但是“结字”经常变化,而“用笔千古不易”,所以“用笔”比“结字”更重要。
接着,赵孟頫通过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王右军的“字势”(结字)虽然变了,但“出于天然(存乎其人)”的“雄秀之气”俱在,所以“古今以为师法”。相反的,距离东晋不远的齐梁间书家们,“结字”虽古,但缺乏“存乎其人”的“俊气”。
这段跋语里,赵孟頫将王右军和齐梁间书家进行比较,和前述宋高宗在《翰墨 志》中的论述(链接)有异曲同工之妙。宋高宗指出南宋书坛喜学米芾的书家,结字虽然看上去“高步阔视,气韵轩昂”,不过仅是学了米字的外貌,但是并没有学到米字“本六朝妙处酝酿”的神髓。
在这两个例子里虽然没有提到“用笔”,但是简单的逻辑推理将如何理解“用笔”的方向指向了“雄秀之气”“俊气”“风骨超逸”等。崔树强教授在专著《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里有过非常详尽的论述。
《兰亭十三跋》第十跋:
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
在这里,赵孟頫引用了苏东坡和黄山谷的两句诗,认为学杜诗和学书法一样,学到“皮”和“面”很容易,但是要换掉“凡骨”则很难,除非拿到了“金丹”。
这段跋语中赵孟頫的书学思想和第七跋是一脉相承的,仍然是在论述“结字”和“用笔”的关系。“结字”(“皮”和“面”)要学到手比较容易,“用笔”(“骨”)要学到手则很难。在这里,理解“用笔”的方向又指向了“骨力”,和第七跋“风骨超逸”等隐隐又有暗合之处。
这三段跋语都是赵孟頫“复古”书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王右军和齐梁间书家的对比,以及引用苏、黄诗句等,反复论述“结字”和“用笔”的关系,提出了“用笔千古不易”的重要观点,进一步强调学习王羲之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